

“天眼”睜眼 全球*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在貴州落成啟用
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25日在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這標志著我國在科學前沿實現(xiàn)了重大原創(chuàng)突破。
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由我國天文學家于1994年提出構想,從預研到建成歷時22年,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chǎn)權、世界*大單口徑、*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天眼”工程總工程師兼**科學家南仁東介紹,借助這只巨大的“天眼”,科研人員可以窺探星際之間互動的信息,觀測暗物質(zhì),測定黑洞質(zhì)量,甚至搜尋可能存在的星外文明。
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tǒng)、饋源支撐系統(tǒng)、測量與控制系統(tǒng)、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主動反射面是由上萬根鋼索和4450個反射單元組成的球冠型索膜結構,其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鍋,接收面積相當于30個標準足球場。
“利用天然的喀斯特洼坑作為臺址,洼坑內(nèi)鋪設數(shù)千塊單元組成冠狀主動反射面,采用輕型索拖動機構和并聯(lián)機器人實現(xiàn)接收機高精度定位,這是中國 天眼 的三大自主**?!敝锌圃簢姨煳呐_臺長嚴俊說。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泰勒與全球**天文學家及眾多天文愛好者當日也齊聚平塘,共同見證中國“天眼”開啟探秘之旅?!斑@是世界**的望遠鏡,期待它能給人類帶來更多重要的科學發(fā)現(xiàn)?!彼d奮地說。
與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天眼”的靈敏度提高了約10倍;與美國阿雷西博350米望遠鏡相比,“天眼”的綜合性能也提高了約10倍?!疤煅邸蹦軌蚪邮盏?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觀測范圍可達宇宙邊緣。
據(jù)悉,“天眼”運行后,還將開展一系列國際科研合作,但在這之前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參數(shù)修正和狀態(tài)調(diào)整,以便達到*佳觀測效果。
中國“天眼”引世界矚目
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25日在貴州平塘落成啟用。這臺被稱作“天眼”的超大望遠鏡以它強大的觀測能力引起世界矚目,國際輿論紛紛稱贊中國又一次走在了科技前沿。
超級“天眼”**世界
國際媒體紛紛介紹中國“天眼”是世界上*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宛如宇宙基地,中國建成世界*大的射電望遠鏡,”日本專業(yè)太空網(wǎng)站sorae在報道中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國際主動搜尋地外文明”組織主席道格拉斯·瓦科克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在過去15年間,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巨大突破;而隨著“天眼的啟用,中國繼續(xù)證明它是太空探索的世界**者,以前是從太空探索任務方面,而現(xiàn)在是從地基觀測方面?!?/span>
英國《金融時報》則報道說,中國經(jīng)過幾十年的經(jīng)濟高速增長,擁有了投資天文學等“**”學科的財力,過去此類學科通常是世界上那些*富國家的壟斷領域。
中國“天眼”國際方案
按照國際慣例,各國科學家都可以申請大型望遠鏡的觀測時間。德國廣播電臺網(wǎng)站在報道中說,通過這臺超大望遠鏡,中國繼續(xù)增強了在太空探索領域的國際影響。
瓦科克表示,在中國“天眼”的運行中,中國科學家當然可以優(yōu)先選擇觀測時段,但全世界的天文學家也可以拿出自己的觀測方案,參與競爭使用“天眼”。
探求地外文明之音
探求地外文明的存在是一個長盛不衰的話題?!爸袊?天眼 具有****的觀測速度和靈敏度,使它在未來幾十年搜尋地外文明的過程中能發(fā)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瓦科克說:“我們可以預計中國將成為搜尋地外文明的世界***之一?!?/span>
大射電點燃天文小鎮(zhèn)科普旅游熱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25日落成啟用,“天眼”安家的小鎮(zhèn)也燃起了天文熱情,小鎮(zhèn)的居民和來自各地的天文愛好者將“***”感受天文的魅力,這里有望成為全球天文研究者及愛好者向往的國際化交流平臺。
在大射電臺址“大窩凼”天坑5公里外的克度鎮(zhèn)航龍村,以突出天文科考特色的“平塘國際射電天文科學旅游文化園”正在建設完善。根據(jù)規(guī)劃,這里300公頃的土地上將被打造成集天文科普、宇宙探秘、文化交流為一體的國際射電天文科普旅游新高地。
走進文化園,放眼開闊的中軸迎賓廣場上,設計靈感來自星座連線、鉆石外形等理念的3棟多邊形外墻的大樓格外引人矚目,其鈦金色鋁合金外裝顯得科幻而神秘。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訪客服務中心等分布于此。
在探秘“天眼”的過程中,對科學互動和體驗要求較高的天文愛好者可在建筑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的平塘國際天文體驗館里得到滿足。
來自上海的體驗館展覽總設計師鄭好介紹,從平面圖看,體驗館猶如一架星際飛船。其內(nèi)部分上下兩層、五個功能區(qū),分別是序廳、射電天文廳、天文科普廳、天象廳、星際探險兒童樂園。
“體驗館側重展示射電天文科學,囊括了古今中外的天文學重大發(fā)現(xiàn),在注重科學性和時代性的同時,融入了更多的趣味性、互動性和體驗性?!编嵑谜f。
在射電天文廳,記者通過仿真模型、視頻資料及文字解說等系統(tǒng)了解了國內(nèi)外射電天文產(chǎn)**展的歷史。在大射電360度實時影像體驗廳,玻璃幕墻建造的影響空間,實時顯示著望遠鏡工作情況,并伴隨光影變化,呈現(xiàn)出晝夜更替景象,參觀者猶如身臨其境。
來自貴州大學物理與天文系副教授張立云對FAST的啟用充滿期待,同時作為一個**天文愛好者,他對天文體驗館等配套設施更關注。作為首批體驗者,他興奮地說:“當前廣大公眾對FAST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今天來的很多人都是慕名而來。今后這里將成為科普旅游的新熱點和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新基地?!?/span>
與科技結緣,克度鎮(zhèn)變身“天文小鎮(zhèn)”,科學重器所投射的“天文”光環(huán)在此匯聚,將為小鎮(zhèn)乃至貴州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希望能有劃時代的發(fā)現(xiàn)”,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早前在出席FAST項目完工儀式時這樣對中國媒體說。
不可否認,劃時代的發(fā)現(xiàn)和望遠鏡關系緊密,望遠鏡對人類探索宇宙和地外文明至關重要。
上世紀30年代初 美國貝爾實驗室工程師央斯基用天線陣接收到來自銀河系中心的射電輻射(無線電波),開創(chuàng)了用射電波研究天體的新紀元。
1937年 美國人雷伯在自家后院建造了一架直徑9米的射電望遠鏡,隨后證實了央斯基的發(fā)現(xiàn),并觀測到太陽以及其他天體發(fā)出的無線電波,成為射電天文學的先驅(qū)。
由于射電望遠鏡收集的電磁波波長較長,所以需要較大尺寸,如今需要百米口徑才能在世界上排得上號。
隨著全球一個個巨大射電“天眼”的建立,人們看到了很多新東西:更多的奇異天體、脈沖星、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宜居星球、超新星爆發(fā)、大爆炸理論證據(jù)……人類眼界由此大為拓展。
“在尋找地外文明的競賽中,中國取得**的地位,”英國《每日郵報》這樣報道FAST。而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則稱:“中國剛剛建成的全球*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可能將回答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個*古老問題:外太空是否有其他生命存在?”眾多國外媒體對地外文明的興趣都被FAST點燃了。